正在加载
请稍等

菜单

文章

Home 无极4荣耀app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Home 无极4荣耀app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无极4荣耀app by

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两步是先烈。异质结龙头企业华晟新能源,和他的带头人徐晓华,如何才能成为异质结的先驱,而不是先烈?

光伏产能过剩一夜入冬,价值锚点从需求导向转为成本导向。在至少有一半企业亏现金流的当下,TOPCon一家独大,PERC全面出清,极致降本能力正成为所有光伏企业的生命线。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异质结这个小众赛道,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呢?

徐晓华认为,“TOPCon是一条同质化严重的赛道,卷死了PERC以后TOPCon自己也会内卷,最终只有极少数的龙头企业赚到微薄利润,而大多数人都不赚钱。异质结,则已经进入盈利周期。”

黎明之前夜更黑。现在的徐晓华,这个拥有理想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者,已经看到了曙光。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访谈嘉宾:徐晓华 华晟新能源董事长

访谈时间:2024年1月11日

地点:苏州

一、量产的意义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异质结电池历史和基本结构;来源:天风证券赶碳号:异质结技术诞生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多年都没做起来,我们却准备上手?

徐晓华:的确。异质结路线,大家在此之前已经努力了很久。从1990年三洋开始研发,到1997年进入量产,三洋后续被松下收购。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好多企业都在前赴后继地做,但一直都没有实现大规模生产。异质结的核心专利被日本企业封锁了近30年,在2011年开始失效,到2015年彻底失效。2002年,我的老师王文静,当时还是北京太阳能研究所的副所长,向北京科委申请了40万经费,做了国内第一个异质结科研项目。我们行业现在这批人,大部分都是从2011年后开始的。

今天,华晟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把异质结给产品化了,真正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并且让客户愿意使用这个产品。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真正的革命性意义,其实并不是把它发明出来,而把它用起来。

像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但是真正把它用起来是阿克莱特。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在瓦特发明蒸汽机数年以后,英国人阿克莱特的纺织公司首次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取代传统水力动力。因此他被称为“近代工厂之父”,工业文明亦由此开启;来源:中学历史课件。

我认为一个产品的真正地大规模制造和使用,才是革命性的价值。

日本人当时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异质结生产。但花了30多年时间,也封锁了这个专利30年,日本人也没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日本三洋公司之所以没能将其HIT技术进一步发展到大规模量产,还有一个第一性原理方面的问题。日本当年只发明了采用非晶硅薄膜制备HJT电池,而这样的电池结构的理论效率也是不太高的。三洋在实验室实现的最高效率只达到24.7%,三洋公司产线的平均效率只有23%。即使是现在各方面都优化很多的情况下,这种结构的电池,产线平均效率也只有24.3%。但是,后来有中国企业发现,采用微晶硅薄膜材料制备HJT电池,可以让其效率大幅度提高。这样,从第一性原理上为这种电池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自从这种技术在中国各个企业和研究单位推广以来,在短短4年中,我们中国公司连续8次打破这种电池的世界记录,并且中国的产业化电池的效率也不断提高。如今中国产线的量产平均效率,已经超过当年三洋公司的实验室最高记录。这或许也是中国人在光伏领域的创新技术方面,第一次走在世界的前列。日本人当时做的一条产线,大概也就30~60MW,设备投资30亿/GW。他们从2012年开始,就再也没有做过任何的设备改进。但是中国人做光伏不是这个风格,我们确实是走得比较快。我们从250兆瓦一条线开始,做到400兆瓦一条线,做到600兆瓦,现在的华晟宣城五期项目,已经做到单条线1GW,包括后面扩产的项目都是这样的产能。

赶碳号:实现大规模量产,设备成本是不是也降了很多?

徐晓华:异质结的设备投资,会降到2.5亿元/GW,是当初的十五分之一。

异质结从本质上是一个高效率的技术。硅单结电池的理论效率是29.4%,异质结的理论最高效率是29.2%,它是最接近天花板的。

异质结电池从本质上又是一个低成本的技术:其整个生产工序只有四道,而且在提效工艺中也不会增加更多的工序。另外,异质结电池可以放弃使用贵重金属(如银、铟)作为导电物质。单面TOPCon的理论最高效率是27.5%,双面TOPCon的天花板是28.5%。但双面TOPCon因为两面都要做钝化,都要制备氧化硅和多晶硅,所以工艺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大家都还是在做单面TOPCon。

所以,TOPCon未来有可能落入一个“复杂性陷阱”,就是说从PERC开始到Topcon甚至未来到TBC,都遵循着不断增加工艺步骤来提高效率,包括:背面多晶硅、双面银电极、激光SE、激光LECO、正面局域多晶硅膜等等。这些工艺,对硅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设备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设备的工艺温度已经上升到1050度,工艺越来复杂,良率也会受到影响。即使在这样复杂的工艺下,其效率仍不足以和只有简单四步工艺、可以使用铜电极的异质结相比拟。另外,异质结电池甚至可以使用TOPCon电池不能使用的所谓高氧垃圾料做出最好的电池。这一切都表明异质结电池的强大生命力。单面TOPCon理论效率27.5%,一般扣除2到2.5个百分点,是实际的量产效率。从组件功率来看,我们的210异质结冠军组件可以做到750W,量产出货可以做到715-720W。我计划2024年达到平均730W以上,TOPCon同样规格,在680-690W左右,最多能出到700W多一点。如果是标准的182、72片版型,TOPCon正常是在560-575W,异质结能做到600W。如果用182*105的版型,异质结能做到630W。

宁夏银川-HJTvs TOPCon平均增发3.7%;来源:华晟新能源

所以,异质结从量产效率来看它是领先的。因为从29.2%的理论效率降2-2.5个点,异质结电池的量产效率能够做到27%。

在2023年SNEC会议期间,马丁·格林教授做了一个报告,他在最后一页提出,未来哪个技术能够贴近29的量产效率?他回答说,就是异质结。隆基创造的单结晶硅电池的纪录,都是异质结电池。

赶碳号:隆基作为曾经的行业大哥,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如何创造实验室纪录上面。

徐晓华:我们也希望今年有几个龙头企业能够加入异质结阵营。

二、靠降价,光伏无法成为主力能源

回顾光伏史,我们会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多晶到单晶,决定了光伏发电从补贴上网到平价上网,但仍然是辅助能源。让光伏成为主力能源,根本在于转换效率的提升——唯有靠多结电池。徐晓华认为,只有异质结,是通往多结电池的必由之路。

赶碳号:为什么现在TOPCon是绝对主流,异质结赛道上的企业少之又少呢?

徐晓华: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其二是企业经营压力考量。

首先,中国企业长期处于低价竞争的状态,企业利润较薄,无法支撑较高的研发支出,因此习惯于在别人创新后加速模仿,后发而先至。所以我们看到,实力稍弱的企业很少建设自己的研发实验室,大部分都是买来成熟的生产线,按照既定的模式生产赚钱。

但是,异质结电池是一个颠覆性技术,在全产业链都需要配合创新,没有前路可以遵循,只有自己边探索、边前行。这对于企业的研发水平要求很高,也使得很多企业不敢贸然进入异质结电池制造这个领域,大家都想等到技术再成熟一些时再进入。

其次,很多中国大型太阳电池制造商已经是上市公司,对于业绩波动的容忍度很低。异质结电池这种颠覆性技术,需要彻底推翻现有PERC电池产能,再造新产线,这种自我革命无疑会使得企业部分资产沉没。因此很多大型光伏企业宁可采用渐进式创新的Topcon技术,而不愿意采用更加激进的异质结电池技术。

赶碳号:从长远来看,异质结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徐晓华: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光伏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了解这个行业的本质。

光伏在多晶时代开始进入电力交易市场,当时度电成本还太贵,需要补贴。

到了单晶时代,隆基对单晶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单晶PERC带动全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国内国外都可以不需要补贴了。在平价上网时代,PERC是个非常完美的技术。但是单晶走到23.5%就走到极限了,光伏在这时候还是辅助能源,我们还不是主力能源,所以你就还需要继续提效、降本,也就是现在的从p型切到n型,就是现在的TOPCon。

TOPCon比PERC略贵一点点,在效率上略高,但是如果从根本上让电站端继续降本,TOPCon是做不到的,所以到现在,光伏仍然是辅助能源。

人类要让光伏成为主力能源,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光储平价——光伏发电加储能系统的总成本,与火力发电的成本达到相同水平,光伏制氢要平价——光伏发电制氢成本与通过石油、天然气和煤制取的灰氢实现相同。

光伏降本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组件从2022年的一块九每瓦,到现在已经卖到了九毛钱一瓦,已经全行业亏损了,依旧无法实现光储平价。因为组件成本只能占到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的三分之一。我们测算过,不要说九毛,哪怕就是卖到六毛钱一瓦,仍然不可能实现光储平价、光伏制氢平价。

实现两个平价,让光伏成为主力能源,从本质上一定要靠效率的提升来实现。因为发电效率才是永远的杠杆,效率提升一个点,光伏发电成本就能下降七个点。

我们如果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实现一美分一度电的成本,就要思考,怎么才能把光伏发电成本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一半。

这就要求发电效率要提升六个点到八个百分点。发电效率提升8个点,光伏发电成本就会下降超过50%。这就意味着要从现在的23%的组件效率,提升到28~30%的效率才行。

所有单结电池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依靠双结电池,而单结电池的天花板就是异质结。它几乎是唯一向双结电池的桥梁和过渡。因为从目前来看,靠谱的双结电池,就是异质结叠钙钛矿。因为从结构上,只有异质结和钙钛矿做叠层,才可以直接隧穿过去。

所以,我是把TOPCon看成2.5代电池技术,异质结是第三代,也是单结电池的最后一代产品,第四代光伏电池技术就是异质结叠钙钛矿。我们全行业只有走到异质结叠钙钛矿这个阶段,从商业逻辑上才能实现光储平价,光伏才有会真正成为主力能源。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晶硅太阳能电池简史赶碳号:现在TOPCon的效率提升速度很快,会不会直接发展到效率更高的TBC,另外也可以叠钙钛矿呢?

徐晓华:他们会去这么尝试的,做BC也好,包括叠钙钛矿。但是做叠层,它只能将两个电池盖到一起,这个真要应用到电站端,将是一件很困难的情。我不觉得这种技术路线能够量产。

赶碳号:叠钙钛矿,首先钙钛矿要做得好,要做得稳定,要可持续,这才是根本。您判断钙钛矿大面积量产,性能稳定下来,还需要多长时间?

徐晓华:钙钛矿的稳定性,现在有企业宣称已经解决了,也有GW级的量产了,我认为还需要点时间。因为特别是做叠层电池,上下两个电池的寿命要一致。钙钛矿有人宣布说已经通过了IEC的认证,但没人宣布参与电站招标。(赶碳号注:IEC标准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光伏IEC认证主要围绕性能、可靠性、验收检测等,包括IEC 61215、IEC 61730、IEC 62804。其中,IEC 61215标准认证的光伏组件在常规的天气下预期使用寿命为25年。)

三、难的事情,才有价值

企业的创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循序渐进,一种是颠覆式。从稳健经营的角度,绝大多数企业都会循序渐进,但华晟却无疑属于后者——要么颠覆市场,要么被市场颠覆。

赶碳号:实不相瞒,在今天采访您之前,我听到过一些对于华晟的质疑。

徐晓华:异质结确实很难。我们华晟在过去两三年就像个实验室,每一个技术都在这跑一遍。在过去这两三年,如果只要想挣钱那很简单。我马上建硅片,切片太简单了,切完之后就卖,可以快速挣钱,上组件厂搞定客户,也能快速挣钱。有很多这样的企业。

赶碳号:赶上资本市场环境好,就能迅速上市。华晟最近几年有不少沉没成本吧?

徐晓华:绝对的,我们投入了很多研发,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所有的新技术,第一个去做的人,一定会有很多沉没成本。

我们的生产线不断地改。我们做单面微晶的时候,生产线改了9个月。对一个新公司来讲,拿自己的量产线,去摸索9个月,这还是比较难的,也承受了很多损失,但是总要有企业往前走。当然,我们办企业不是做公益。我们当初这些摸索,也会成为我们现在的技术壁垒。不过,华晟确实是在给行业探路。

华晟这三年的努力,投入的成本也不能完全说是“沉没”了。因为,只有这种不断的创新和尝试,才使得华晟避免了巨头的降维碾压,以较少的投入成为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另外,华晟当初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如果不是依靠这种独特的差异化定位,如果公司自身没有相当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想要获得这么多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可,并实现如此之高的融资规模,在融资环境趋紧的当下,这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在华晟不断的创新尝试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诀窍,形成了华晟在技术、商誉、人才等等方面很强的壁垒。也正是由于大企业还在犹豫是否要进入异质结领域的时候,才会形成异质结电池的短暂供不应求,从而为我们获得宝贵的超额利润赢得了窗口期。赶碳号:快人一步是行业先驱,如果快两步就可能就会成为先烈。当下企业做颠覆式创新,在外部离不开资本市场环境,也要考虑行业竞争生态,还要考虑自己辛苦取得的技术不要被后来的头部大企业直接拿去用。举例来说,英利是最早做N型单晶的,但最后隆基成就于单晶,中来就是最早做TOPCon的,但晶科二次封神于TOPCon。你怎么看这些问题?

徐晓华:这后面有个技术逻辑,你要去判断你所做的东西是在哪个阶段。

我通常会把技术创新分为三个阶段:

0到0.5,0.5到1,和1到N。0到0.5是试错阶段,试错阶段基本上所有投入都是沉没成本。在试错阶段,就像天使投资一样,你都不知道哪个能活,哪条路是正确的。

0.5到1是工程阶段。你把它工程化、产业化、量产化。

1到N则是规模化复制阶段。

华晟过去三年,其实做的就是0.5到1。我们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用国产设备做出了25.1%的纪录,在那个时候是0.5的阶段。

过去三年,华晟虽然做了这么多创新,但是企业还在往前走,其实我们做的就是0.5到1。在这个阶段,谁先把工程化、量产先摸索出来,谁就能跑在前面。

在这个阶段肯定会有一些沉没成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尝试做异质结的时候,华晟已经有20GW的产能了,2024年我们会超过30GW产能。所以,我们要准确判断在每一个点上,应该做什么事情,这是我们的底层逻辑。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来源:华晟新能源

赶碳号:沉没成本能够提前判断吗?

徐晓华:能够相对精确地判断。比如说我们一期的M6尺寸的异质结。这个尺寸的产能到现在还在出货。因为日本、欧洲市场的一些客户还需要。再过一年,这个M6产线是沉没成本。那时,我们再拿它去做叠钙钛矿。

后续华晟所有的产品都是210和210R,这样硅片尺寸不会落后,而且全部都可以做双面微晶。这些产能将来全部都可以去叠钙钛矿。

这个在事先就要有一个前瞻性地精确的把握。你的设备是怎么选型的,生产线是怎么布置的。

赶碳号:有没有可能会失败呢?

徐晓华:你看一下国外这几年,几乎没有团队在研究TOPCon,只有中国在做。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全部都在研究异质结叠钙钛矿。我觉得大家不能光盯着眼前,要看五年十年之后是什么技术。要把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必然会成为主流的技术放到今天来研究,这样行业才会更加长远。我觉得去选TOPCon,挣当下的钱当然可以,但是不能所有人都去这么干。

赶碳号:我国在政策导向上是怎样的呢?

徐晓华:因为TOPCON的情况,目前确实有更多的目光开始投向异质结,包括央企,龙头企业,也包括部委。我认为需要有更多企业一起来做异质结。异质结果的确很难,它是用半导体镀膜技术,降维来做光伏,当然难做。钙钛矿更难。但是,难做的事情才要去做。TOPCon当初其实也有难度,晶科为行业做了很多探索,但做出来之后,大家满世界都在上,变得就没有难度了。难度降低之后,大家就只能PK价格。

我们要看五年、十年之后,各个国家在竞争什么。我们常说,能源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我个人认为,能源的饭碗是什么?是新能源的饭碗,新能源饭碗是什么?是光伏的饭碗,光伏的饭碗是什么?是大家都在竞争的异质结叠钙钛矿技术。回到这个逻辑,人们可能就能理解华晟在做的事情。

我在华晟三周年的时候,我跟我的团队讲,我说我们的使命是要把异质结产业化,把异质结叠钙钛矿产业化。我们的使命是用我们的高效技术产业化,去护航祖国的能源安全。这是写进了华晟公司的章程里面的。所以,这件事很难,我觉得不管别人干不干,反正这个事情我会坚持干。

阳光是最慷慨、最公平的。对全球所有国家来说,几乎唯一相对公平的资源就是太阳。我认为,到了异质结叠钙钛矿产业化以后,光储真正平价,光伏成为主力能源,国与国之间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就不会再是化石能源的争夺,而竞争的是谁拥有高效、低成本的发电技术。这才是海外这么多国家都在研究异质结叠层钙钛矿的本质原因。欧洲、美国所有初创企业都在做同一件事。

四、灵魂拷问,异质结如何降本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来源:华晟新能源

赶碳号:人们对于异质结的效率还是充满信心的,关键是成本。很多人认为,像管式PERC也好,TOPCon也好,都是某个核心技术的突破,但于对异质结来说,要同时突破若干个重大技术,所以从常识看,有人认为,异质结很难干得成,因为只要有一个技术被卡住、被堵住,成本就降不下来,就很难商业可及。

徐晓华:异质结的降本有几个方面。首先,异质结硅片肯定是最薄的,现在大家开始跑110、100微米的硅片,目前华晟量产的是110、120,今年肯定会向100微米走。

从浆料的角度,已经开始用银包铜。我估计2024年铜的比例能做到70%,银能降到30%。这样金属化成本已经低于TOPCon。再加上采用0BB技术,当然TOPCon也能用。如果采用0BB技术,即使现在银价处于高位,我们金属化的成本也能做到五分钱以下。这样就能够把非硅成本干到0.17-0.18元/W了。当然,还有一些极限的纯铜的方案,可能会更低,目前还在研发中。

你看异质结的特性,硅片它可以做到最薄,银浆可以用银包铜,靶材可以用低铟和无铟,所以本质上异质结就是个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但一个技术再好,没有人做,它的成本也下不来,就不可能得到推广。

所以,华晟过去三年多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异质结大规模产业化。

我们和行业中的很多伙伴们,大家一起合作,各自分工,有做设备的,有做材料的,大家一起往前走。

赶碳号:异质结电池的非硅成本,现在是多少?

徐晓华:异质结的非硅成本,不用0BB技术的话,现在能做到0.2元/W,如果用0BB技术会降到低于两毛钱。这是产能爬坡的真实数据,未来能够降到0.17-0.18元/W。

赶碳号:我们组件的销售成本含税大概在多少钱?

徐晓华:这个暂时不能透露,我只能说,我们比较有竞争力。我们在企业内部交流时,我对今年的市场有一个判断。我认为同质化的技术之下,头部企业会有微利,但大部分企业会亏损。但是,异质结已经进入盈利周期了,因为异质结的成本降得很低了。电池的非硅成本两毛左右,组件其它成本都差不多,虽然有一些特殊工艺,但成本和TOPCon一样。这样,你其实就能测算得出我们的组件成本。

五、400GW的PERC被洗掉,我很心疼

N型取代P型的过程是无比残酷的。所谓技术革命,就是新技术路线要革掉技术路线的命。

TOPCon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对PERC的清洗。最近,赶碳号从一家头部企业的内部会议上获悉,截至2024年1月中旬,超过140GW的PERC电池产能已经关停,另外有60GW的PERC正在改造成为TOPCon。除此之外,还有300GW的PERC产能,它们至少有一半会在2024年被淘汰。

徐晓华:其实我觉得PERC这一次400GW的产能被洗掉,我是很心疼的。(赶碳号注:华晟产能均为异质结,没有P型产能。)在2019年国内大上150GW PERC电池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天的结果呢?其实是不应该的,TOPCon扩得太多了。但是几年后,如果万一有1000GW的Topcon电池被洗掉,我的心会更疼。我们发展新能源,哪怕针对传统能源,对火电也不是这样一下子淘汰的。我们一直都说,我们要稳中有进,先立后破。光伏起来,火力发电慢慢往下降,就会实现新老能源的一个更替。光伏的新技术和旧技术的替代,我认为其实可能这么做也好一些。新的技术起来,旧的技术慢慢退下去。TOPCon的扩产过快了,全行业已经宣布有1700GW,还有人说是1400GW,采购的设备都有800~900GW了。2023年底,已经建成480G瓦,到2024年上半年就会建成600G瓦的产能。

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的总需求大概在450-500GW。但是现在PERC 400GW,TOPCon有600G瓦,加起来1000个GW,加起来已经超过一倍了。

赶碳号:接下来可能就是TOPCon卷自己、卷TOPCon了吧?

徐晓华:关键TOPCon现在是600GW,还有宣布的几百GW在路上。所以现在只剩下一条路,大家先拼命降价,先把PERC的400GW洗掉。这样TOPCon就暂时安全了,至少TOPCon龙头企业就安全了。

赶碳号:我理解这还是市场的力量。这一轮是PERC主动降价甩货,导致TOPCon被动跟进。另外,产能过剩之下,谁坚持不降价,谁肯定就没有活路的。

徐晓华:不是这个逻辑。TOPCon降价才能淘汰PERC,同时头部企业降价,让新进来做TOPCon的小企业才会活不下去。这样,才能把行业的TOPCon产能锁定在600GW左右。如果一年需求在400~500GW,保持70%的开工率,那TOPCon就安全了。这才是背后的逻辑。

赶碳号:TOPCon的600GW未必能全开出来吧?

徐晓华:能全开出来。2023年底,已经有480GW了。

赶碳号:我看到有一些TOPCon新玩家的良率一般,等外片占比比较高。

徐晓华:龙头企业还在扩产。我判断TOPCon的产能最终会在600GW左右。

但是这样洗牌洗下来,一个结局就是,旧的同质化技术(PERC)在2024年内就会出清,新的同质化技术(TOPCon),红利期也会快速消失。因为这么洗牌,TOPCon也不挣钱。除了龙头企业有微利外,其他大部分都亏损。

这一轮价格降下来,再往回升并不好升的。原来升价,是可以通过调整硅料的产能来调剂。现在硅料产能那么多,全产业链过剩,你怎么调整呢?

赶碳号:你判断这轮洗牌会持续多久?

徐晓华:半年。

赶碳号:你是个理想主义者

徐晓华:我认为TOPCon这样的过度扩张,其实有损于行业的生态,这次会死掉很多企业。在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半年会上,我提出,大家如果不控制,我们会看到光伏行业会有四个崩盘。第一是价格崩盘,第二的是股价崩盘,第三是债市崩盘,第四是行业崩盘。也就是说,当光伏行业如果出现了大面积企业死掉和坏账的时候,银行系统会重新对光伏行业审视。我们光伏行业的从业者都经历过,因为批量企业的死掉,银行系统全面把光伏放入黑名单。如果再出现这一幕,那死的就不是小企业了。大家用这么多的杠杆去扩产,大企业可能都会死。最后,就是行业崩盘。我当时说,如果大家不控制节奏,就会有四个崩盘。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两个半崩盘了。价格崩了,股价崩了,银行已经开始注意了。如果银行系统对光伏全面转向负面,那就有第三第四都会出现。所以我觉得这种不加节制的同质化的扩张,对全行业都是不健康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直都呼吁大家来做异质结。因为异质结本身是高效率低成本,碳足迹也低。异质结采用的是低温工艺,其他都是500多克的碳足迹,我能干到366克。我在今年会实现100%的颗粒硅加CCz技术,搞定连续直拉。

六、华晟是个实验室

赶碳号:华晟是怎样考虑一体化的?

徐晓华:我原来是不想干硅片的。觉得硅片切的薄,又是半棒半片。

异质结的PECVD和PVD镀膜,全是窄板平板镀膜。放一个整片还是放两个半片,对产能上没损失,因为都是平板镀膜。如果做成电池片方片再进行激光切割成半片,会损失0.3%的效率,边上的隐裂会很高。大家没有注意,电站端的组件隐裂,跟这个是有关系的。不分哪个技术路线都会有。效率低的产品没什么损失,比如PERC切这一刀,0.1%的效率损失,到TOPCon可能就是0.2%。因为效率越高,激光切割的损失就越大。

华晟是直接半棒半片(硅片),我们能做到95-97%的良率。另外,可以多切20%的硅片。这是和宇晶联合开发的。华晟一开始就是做电池和组件。后来我发现一些供应商跟不上华晟的节奏,就自己切硅片。后来又发现拉棒也跟不上节奏,然后就自己拉棒。我的目标就是降低碳足迹。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赶碳号:硅棒产能规划在多大?

徐晓华:拉棒初步规划20GW。我们行业过去的一体化,主要是成本考量。一体化龙头企业,从硅料到到组件全都自己做,各个环节自己挣钱,不要让别人挣钱。但华晟的一体化不是这么考量的。我们的一体化是出于技术考量。异质结的每个环节是强相关的。越高效的产品各环节越是强相关的。因为要高效,所以对硅料的杂质要求就很高,所以要用进口料,用瓦克的硅料。因为太贵了,我们就在电池端和硅片端,都做工艺改进,我们加了吸杂,在电池端的工艺也做了改进。这时候我们发现对杂质不敏感了。我在硅片和电池环节解决杂质问题,这时候我就能用国产料做,纯国产料,包括回收料。为什么能用颗粒硅+CCz技术,也是因为对杂质不敏感了。在电池端,异质结对UV(紫外线)比较敏感。华晟导入了光转膜。日本人干了很多年一直没干成。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把光转膜技术应用到异质结上,现在已经成为行业标配了,把紫外线转成蓝光。所以,我们是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在做技术突破。

赶碳号:异质结太难了,不是一个两个点上的突破,是很多点上的革命性突破。怎么做到的呢?

徐晓华:我们就像一个大实验室。我把全行业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全都扒拉到我这里来做测试。因为没人做嘛,我们来做。所以你看过去行业里面的话,每个环节都分开卖,比如说我做PERC、TOPCon组件,我买谁家的电池片都一样,我做TOPCon电池片,我买谁的硅片都一样。为什么?没有技术壁垒,大家全是规模供应。

异质结的故事就不一样了。你买了异质结电池片,你不一定能做好组件。你买了硅片,不一定能做出好的异质结电池。因为这里面工艺都有特殊性。异质结的一体化的技术壁垒会比较高一点,需要有企业从头到尾把它串起来。或许再过几年,异质结也可以把各环节分开,Know How全都没有了,这是异质结一体化的第一个特点。

我们的一体化不代表都是我们自己做。比如说我在做硅片,我把技术摸完了之后,就授权给华民股份,我说你们到宣城来投产,我把技术授权给你,你拿去做硅片,你也可以对外卖异质结硅片。

我个人不喜欢全封闭的一体化。我们计划把CCZ颗粒硅连续直拉技术做完之后,我也会对外授权。

我认为,异质结今天仍然是一个小众技术。你怎么让这个技术普及?如果全部的东西都封存在我们自己手上,我觉得对行业、对自己发展是不利的。

当然我们也会有一些专利保护性的措施,但是我们都是在鼓励同行企业和我们合作。2023年,几家龙头企业的董事长都来过华晟。我说你们可以做异质结。如果需要知道什么,我都可以告诉你们。因为现在异质结需要大规模的产业化,光靠我们自己是不够的。当然,我们也已经是第四年了。

无极4娱乐手机版下载 _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2023年7月,异质结技术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在宣成成立,目前平台成员有130多家。

2023年,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下,华晟和很多企业机构一起成立异质结技术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最初,我就没有取名叫什么联盟。有人建议叫联盟,也有龙头企业找我说成立个联盟,我没同意。为什么?一做联盟,大家就会抢盟主。我们一起做平台的共同的发起人,我认为这样比较有意义。我们会定期开异质结技术和异质结-钙钛矿叠层技术的沟通会,我们都会请大家一起来分享,哪项技术是怎样突破的。我觉得这对异质结发展比较重要。

七、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赶碳号:您对今年的市场需求怎么看?

徐晓华:我对今年的市场总体比较乐观,比去年增长20%,会到450GW-500GW以上的组件出货。

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全球各地还会继续装光伏产品,欧洲和美国库存在今年上半年会消耗掉。国内市场,我认为国家还会进一步放开电站的安装量,央企还会继续加大力度。现在做电站,收益率很高,有百分之十几。

另外,国内提振经济,需要发动机。中国能源结构还没实现转型,光伏是主要的一个抓手。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决策层应该会继续放大光伏安装量。这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在各行各业的需求萎缩之中,光伏将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赶碳号:在TOPCon成为主流技术的当下,异质结在客户接受度方面会不会有挑战?

徐晓华:客户要去接受一个小众的产品不容易,特别是现在行业里面,全都是同质竞争、低价中标的情况,我们怎么说服客户去使用,的确是很难的一点。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推广异质结,现在已经出现了异质结单独招标采购的项目,有好几个央企项目在支持。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华晟对产品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视的。一般负责任的龙头企业做产品开发会,做三倍IEC认证,华晟异质结会做六倍IEC。因为通常一倍IEC是八到十年。所以早期光伏行业为什么有时候老产品有问题,就是只做一倍IEC测试,但八到十年就出问题了。所以严肃的企业,至少是三倍IEC定标。我们的目标是要做50年+的使用寿命,才能保障对外承诺30年寿命。

我认为最好的产品,要有四个最好:一是最高的转化效率,一是最好的发电量,三是最强的可靠性,四是最低的碳足迹。

像最近某央企的42个GW的采购里,就只有N型,没有异质结。当时我们拿异质结产品也去投标。这家企业在对外发布的新闻中还专门提到,有一家专注异质结的企业,也参与了投标,也公布了投标价格,这家企业就是我们。我们也希望说越来越多的央企了解异质结,支持异质结,能开始在招标里面单独把异质结单列出来。

为什么需要这样子呢?一方面我们做异质结很多年,对它有感情,需要把它大规模产业化。但更为主要的一点是,在我们的内心中,我们认为异质结是光伏行业的必由之路,需要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央企的支持,这是光伏的高质量发展。

赶碳号:我们可以不可以做一些游说,比如说在五大六小的招标比例当中,必须得有多少比例的异质结呢?

徐晓华:这个是需要做工作的,也会有阻力。等龙头企业都进场干异质结了,估计就会好很多了(笑)。

赶碳号:2024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你们会不会在海外市场寻求更多的差异化竞争机会?。

徐晓华:异质结在海外接受度比较高,海外客户对于异质结并不陌生。

如果我们做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中完全没有的产品,客户肯定会非常谨慎,从几片到1KW,2KW,1MW尝试使用,从企业经营发展角度,那会很困难,因为这个过程太漫长了。但幸运的是,在华T晟之前,日本人用20年时间,帮异质结培育了市场和客户。目前,华晟在国内有10GW的MOU在持续供货。在海外我们有单个1.5GW的订单。

赶碳号:华晟未来主攻的是哪些区域市场,是欧美还是一带一路国家呢?

徐晓华:现在欧洲为主,中东、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都有。像之前新华社报道过的一个案例,我们在保加利亚的一个客户,一开始只打算采购一点,后来发现发电效率很好,就用了500兆瓦,后面又和我们签了一个1.5GW的订单。这座电站采用平单轴跟踪支架,北纬40度,每年可以做到2000小时的发电,比传统产品要强太多了。

赶碳号:有没有考虑在海外设厂呢?

徐晓华:2024年会考虑海外产能布局。

赶碳号:华晟在资本方面是怎样规划的呢?

徐晓华:我们融资比较顺利,2023年10月份做完一轮融资,现在投后估值130亿左右。我2023年做了B轮和C轮融资,加起来融了有40多亿,近50亿。我的一位投资人告诉我,我们在整个资本市场中的融资规模,在2023年在所有行业中,排在全国第四。

华晟的股东结构也比较好,是宣城政府,无锡政府,合肥政府,有中石油、中建材、绿发,然后是中信、民生、招银、中邮保险等等。

赶碳号:华晟的团队很新,虽然有一群好的师长一群科学家在一起努力奋斗。但作为一个新的组织,它同时要面对这么多的技术变革,又要在这一轮光伏洗牌中应对如此严峻的市场挑战。你在战略、组织、人的管理上,在制度、体系、流程的标准化上,在精细化管理上,是不是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徐晓华:我觉得这是我们和大企业之间最大的一个差距。毕竟企业比较新,我们精细化的管理还没完全到位,团队虽然都是干异质结的一群老兵,但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组成团队在一起,从文化的统一上还需要时间。这是我们企业最大的一个挑战主。我们在技术、规模等方面都还不错,就是在管理提升上,还要继续下功夫,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赶碳号:2024年,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徐晓华:我认为2024年的市场竞争不要伤及光伏的根本,全行业最好能做到稳健和高质量发展。

因为光伏是个大行业,PERC也好,TOPCon、BC也好,说到底大家都是一个大阵营——光伏阵营。我从内心深入确实比较担心,今年的市场波动会伤及根本,希望大家能够安然的度过。整个光伏阵营能够安然度过周期的话,那异质结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声明:访谈内容仅代表徐晓华先生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申请授权。

       原文标题 : 徐晓华:少数派报告

 

30 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