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业绩向好,国内钴业巨头能否卷土重来?_无极4注册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10月24日晚,国内新能源材料巨头华友钴业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0.91亿元,同比增长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3亿元,同比增长0.18%;
单看第三季度,Q3季公司营收177.46亿元,同比增长0.29%;归母净利润9.28亿元,同比增长23.37%。
在金属材料价格下行阶段,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不易。
从2021年至今,华友钴业股价一直持续下探,目前市值不足600亿,不到巅峰时的三分之一。
股民叫苦,公司何尝不是。
“我从创业到今天,每时每刻都是拧紧了发条,没有轻松过一天,总是战战兢兢地提醒自己,生怕企业发展有什么变数。每天努力还要努力。”陈雪华在一次访谈中如是说道
“我什么苦都吃过了。”
陈雪华从记事起就一直要吃苦,上学时课间的十分钟都要去割草。即便这样,15岁那年,他还是不得不选择辍学。
陈雪华先是种地干农活,一年后进入到村办水泥工厂,工资微薄,他还要想尽办法赚钱贴补家用。
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养殖失败后,陈雪华去做成本更低的豆芽生意。他每天凌晨骑车八九公里,驮着两大筐豆芽到镇上去卖。为了让豆芽更饱满,每晚上都要起来几次补水。渐渐地,陈雪华的豆芽在市场上形成了口碑,每天都能早早地把货卖完,不耽误八点回村工厂上班。
豆芽一卖就是十年。
1981年,陈雪华被调到了村里新办的化工厂。辗转了许多岗位的他,掌握了许多化工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对金属材料行业近距离观察的机会。
当时化工厂主要生产硫酸铜和氧化镍。在销售中,他发现客户经常询问氧化钴产品,相当一部分人对钴的兴趣甚至超过了镍和铜。
这样的情况,让陈雪华看到钴的机会。
1993年,化工厂宣告倒闭,一直有创业想法的陈雪华决定筹资办厂。在多方奔走下,只有几间瓦房,几口大锅的化工厂诞生了。
起初,陈雪华还是选择生产氧化镍来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但如何把小化工厂做大做强?
陈雪华套用的是卖豆芽的经验——不怕吃苦,要做就做最好。
他用六年时间,在氧化镍产业做到了全中国的第一。陈雪华说“当时这个氧化镍,每个月都是一货柜运到美国。”
1999年,镍金属生产已经打开销路,始终研究钴金属的陈雪华察觉到,国际上,锂电池在生产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突破。当时,以索尼和戴尔为代表的国际电子设备厂商,都开始了锂电池商用尝试。同时,信息时代到来,在移动电子设备的支持上,相比于镍氢电池,更轻便、使用寿命更长的锂电池拥有更丰富的应用空间。
陈雪华判断,锂电池的核心材料钴即将迎来爆发的市场需求。
他决定打造一条钴冶炼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月均生产钴产品5吨,年产60吨。很快,随着锂离子电池材料需求急剧增加,钴产品订单纷至沓来,供不应求。
2002年,原有的厂区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陈雪华在桐乡开发区办起了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地踏入钴金属行业。
踏足钴产业,最令陈雪华忧虑的就是原料。
中国的钴资源储量非常小,钴矿的纯度又比较低,90%以上的原料都要依靠进口。西方国家早早地就在非洲等地的矿山打通了原材料的供应,但是中国企业在当时还没有反应过来。
没有稳定原材料供应的问题,迟早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成为隐患。
陈雪华迫切地要走出去找原料,2003年,他提出要去钴资丰富的非洲找矿。
更多的人认为没必要去。就算是没有钴矿,彼时华友也把销售额做到了一亿以上。如果执意要去,华友在财务、人力、资金上都有困难要克服。
陈雪华决心让华友成为行业领导者。2003年6月,他带着一个借来的翻译,飞往非洲进行考察。
最初几年,陈雪华每年要在非洲待上八九个月。在克服了语言、环境、气候等种种困难后,他对刚果(金)的钴资源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充分地掌握了当地生产贸易的模式与规律。
由于在自然界中,钴主要以铜、镍的伴生资源形式存在,镍钴伴生矿占据了钴50%的储量,铜钴伴生矿占据了44%的储量,而刚果(金)本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钴生产国和主要铜生产国。
感到时机成熟的陈雪华开始在非洲投资,同时进行了钴、铜、镍等多种金属的生产。
2003年,陈雪华在刚果(金)引入了3.7万吨火法铜冶炼项目。2006年,他又在刚果(金)建立了子公司CDM,布局原料采购网点,从事钴矿原料的收购和加工,以及粗铜、电积铜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CDM从此为公司设立在非洲的主要矿产区建立了钴铜冶炼和开发体系。此后,华友又借势将业务范围拓展至上游矿山开采,2008年起,先后在南非和刚果(金)收购多家矿山公司的控股权。
抓住布局矿山的机会,掌握原材料以后,华友钴业形成包括上游矿山资源、中游金属冶炼、下游新能源材料的一体化产业链,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
在钴产品销量上公司牢牢占据国内首席,销量约占国内消费量的41%,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2%,畅销美欧发达经济体。
此时的华友钴业一方面对外进行钴产品销售,另一面还积极地以自供的钴金属进行三元前驱体所需的硫酸钴加工业务。
2015年1月,华友钴业正式登陆A股,此时公司产品已经进入到LG化学、SK、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的核心产业链。
近年来,华友钴业不但巩固了在资源矿产方面的布局和在钴铜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并横向地加紧了在锂电产业的扩张,通过在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投资矿业和锂电生产方面的业务,不断实现产品结构的多元化。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当下,以增资、并购和大规模采购完成的稳定的原材料工艺功能保障体系,也让其“矿山-钴铜产品生产加工-三元前驱体-锂电循环”的锂电产业链得以占据行业优势地位。
陈雪华当年远赴非洲“淘金”的决定,让当今中国锂电材料龙头华友钴业有了腾飞的基础。
未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动向和华友钴业发展布局值得给予同样的重视。
一方面无钴电池的生产目前还不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钴产品依旧会是公司收入占较大的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有量的上升,对钴产品的需求量依然有提高的空间。
人们往往高估了一年的变化,却低估了十年的变化。
根据财信证券统计,产能建设方面,印尼区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6月份投料试产;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基本实现达产;非洲区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按照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早日创造效益的原则快速建设。公司统筹印尼、广西、浙江、四川等地园区建设,持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材料一体化先进制造基地。公司与浦项化学和浦华公司签订三元前驱体长期供货协议,与淡水河谷印尼、福特汽车签署相关协议,共同合作开发Pomalaa湿法项目,与LG化学等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韩国投资设立电池材料生产工厂。
大方向对了,其他的也就没那么重要。短期业绩波动对陈雪华来说,内心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原文标题 : 三季报业绩向好,国内钴业巨头能否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