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团加注新能源,再造过去20年地产奇迹?_无极4平台客户端下载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达到40%、50%,用户规模在快速增长,会运营、懂合作、立标准的“造链者”,终将成为横跨充电服务领域的超级玩家。
很少有人意识到,被忽视的1998年,是中国房地产的转折点。
彼时,上海市中心最贵的金阳大厦卖到了历史性的4500元/平,北京的二环则卖到了2000多元/平。躁动不安的房价,引来了最早的“砖家”们看空唱衰,认为高房价是无源之水,维系不了多久。
殊不知,房地产的黄金年代才刚刚开始。
中国房地产市场,以每年百分之十几至二十几的高速度增长,中国经济也进入高速发展的二十年,房价一飞冲天。
吃到这波红利的,不光有内地房企,还有声名赫赫的“香港四大家族”。
“北上广深”的很多大型商业中心背后,都有香港四大家族身影。比如李嘉诚家族旗下位于北京长安街核心地段的东方广场、郭得胜家族控制的新鸿基地产,在上海知名度颇高的项目上海国金中心和上海环贸中心、郑裕彤家族在内地许多城市都有布局的新世界百货等等。
在上世纪70年代上市之初,李嘉诚家族的长江实业市值仅1.57亿港元。到了2015 年,李嘉诚旗下“长和系”的总市值高达1.222 万亿港元,一跃成为香港第一大家族性财团。
时间转瞬到了2023,随着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房地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新能源”。
嗅觉敏锐的四大家族们早有动作,近年来他们不断布局内地市场,杀入能源领域,并大手笔参投新能源产业链。比如,李嘉诚家族在英国电力和天然气市场的巨额投资,李兆基家族的“港华智慧能源”从燃气转型切入新能源市场。
香港四大家族,从左到右依次为郭得胜、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来源:百度百科
5月3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新能源服务商能链智电(NASDAQ:NAAS)完成了3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增发交易。作为“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郑裕彤的长孙、现任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郑志刚和香港中誉集团(00985.HK)等共同购买了此次发行中总计3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郑志刚曾于2017年11月参与蔚来汽车的D轮融资,2018年8月参与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两者之后均成为市值超500亿人民币的公司,郑志刚眼光独特,投资往往成为行业风向标。
而郑志刚此次看好的标的,是中国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之一的能链智电,也是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其2022年充电量占中国公用充电量20%。
01寻找下一个黄金二十年
从地产切换到新能源,表面看,香港四大家族在内地的投资布局似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细究下来,仍会发现,其核心投资逻辑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顺应政策东风,投资黄金赛道的龙头企业的“第一性原理”。
这也是香港四大家族实现资产的巨量积累、摆脱“富不过三代”的终极财富密码。
香港四大家族每次重大投资布局都极具战略前瞻眼光。
时间回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香港的楼市泡沫破裂,连带着内地包括深圳、上海等地楼市萧条。而当时处于风暴眼的香港开发商们,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放慢布局内陆的节奏,而是不约而同、快马加鞭进入房地产市场。
彼时正值外资企业大举撤资,李嘉诚们却看准了中央颁布的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大举进军内地市场,一举成为香港在中国内地房地产的最大投资者。
离香港最近的深圳首先被香港四大家族关注,优质地段被他们争相“爆买”。
1997年,《中国房地信息》杂志发表“深圳引入港资60亿发展住宅”一文中提到:作为深圳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深圳福田新市区中心,约40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今年已被几个香港大财团“抢购”完毕,这些香港财团计划投资60亿巨资建造大型住宅群。
郭得胜家族控制的新鸿基就是在1997年开始大举布局内地地产,包括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以及北京、成都等热点城市为支点,开发高端商业综合体。
《深圳引入港资60亿发展住宅》,来源:《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进入1998年,国家出台了取消福利分房、住宅商品化、执行住房抵押贷款等一系列利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开始为房地产腾飞注入燃料,房地产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香港四大家族押注内地房地产,是在精准把握住国家政策大趋势基础上,在投资时点上看准了行业低谷良机。
“V型反转”带来了丰厚回报。1996年-2014年期间,长江实业的净资产从709亿港元增长到了4060亿港元,增长多达5.72倍;新鸿基、新世界和恒基兆业的净资产同样是爆发式增长,同一时期内增长速度分别为4.95倍、5.72倍和5.82倍。
因为坚定地看好地产赛道,哪怕在地产行业短暂下行时,抄底龙头企业也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投资房地产项目之外,四大家族还会选择在低位抄底和扶持内地地产龙头,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就是恒大。
在中国房地产黄金二十年里,恒大集团无疑是民营房企的龙头,也曾遇到过低谷期。2008年,就在恒大的土地储量达到全国第一之后,金融危机爆发,资金链危机席卷整个房地产行业,恒大的资金缺口高达100亿,上市计划也不得不搁浅。
危难之下,许家印首先想的是通过增资拉战略投资者入股,来解决资金困境。为此,他赴香港寻求四大家族的援助。
在坊间流传三个月的 “锄大D”故事中,郑裕彤看到其中的机会,不仅自己斥资1.5亿低位入股恒大,而且找来几家国际机构共出资2.1亿美元认购恒大股票,之后还拉着李嘉诚、刘銮雄等富豪公开力挺恒大,成功把恒大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脱离险境回归正常的恒大,于2009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当天,恒大市值一举超过碧桂园,成为当时内地市值最大的民营房企。
许家印是否凭借与郑裕彤的“忘年交”得到了郑家及其他三大家族的资金支持,不得而知。但很显然,彼时恒大作为内地房企中少有的优质企业被郑家看中,才是其根本原因。
不过,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增长的速度放慢,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已进入尾声。而香港四大家族则早早开始收缩对内地房地产的投资,套现离场。
在中国房地产鼎盛时期的2015年前后,李嘉诚家族的长实集团和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集团就开始出售多处内地地产项目。
在不断撤离房地产市场的同时,香港四大家族开始寻找下一个二十年的中国黄金赛道。从公开报道看,近几年,四大家族开始在内地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保持1倍左右的增长,2022年末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更是达到25.6%。
未来,行业仍有望继续延续高增长的趋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36%,同比增速超30%。
香港四大家族中,当属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对新能源领域的偏爱尤甚。
李嘉诚在英国电力和天然气市场已经付出了巨额投资。近期也有媒体爆料,李嘉诚正在国外多个国家和国内多家央企角逐油砂开发权利,意在争夺新能源领导权。
李嘉诚最大手笔投资新能源市场,是在2010年1月,以每股0.73港元的价格购买中聚电池4亿股,后又对该公司追加投资两亿股。经过多次投资,累计金额高达7.2亿港元,李嘉诚甚至一跃成为中聚电池第二大股东。
李兆基家族方面,2021年10月,由香港李兆基家族实控的港股上市公司港华燃气,更名为“港华智慧能源”,从而切入新能源领域。港华业务定位由传统的燃气和相关业务转为综合能源运营,提供包括分布式光伏、储能、充换电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和智慧运营等业务。
而郑志刚作为郑氏家族的第三代继承人,对新能源行业投资机遇的嗅觉相比几大家族的“老当家”更加敏锐。
参与投资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之后时隔多年,郑志刚再度出手能链智电,想必更是为四大家族“打头阵”,在新能源赛道中加码布局充电服务细分领域。
02黄金赛道中的优质蓝海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作为基础设施的新能源充电行业配套支持。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充电服务也成为高景气、高成长的细分赛道之一。数据显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2021年的262万台增长至2022年的521万台。一年时间将近翻番,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同步。
由于国内61%的住房存量偏向多户住宅,所以充电桩设施以公用充电桩为主。根据澳大利亚知名投行麦格里发布的《中国充电服务下游市场》报告,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的公用充电桩安装量急剧增加,从2018年的30万增长到2022年的130万。预计到2030年会上升到263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
与此同时,中国公共充电市场建设提速。2022中国年公用充电站增量为3.7万座,保有量达到11.1万座。预计2023年新增公用充电场站6.0万座,保有量将达17.1万座。
新能源充电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有力支持和利好政策的频繁、持续推出。
国家支持方面,新能源汽车曾在2014年至2020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连续七年被提及。而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首次纳入“新基建”七大产业之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碳中和”写入报告中,并提出“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2022年,“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利好政策方面,仅在2023年以来,关于新能源充电行业的利好政策就不胜枚举。包括工信部、发改委在内的重要部门,纷纷发声要大力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指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就是要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主要涉及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供应政策等。充电设施“下乡”有望为新能源充电行业增加新的市场空间。
03造链者,构建“生态湖”
如果说新能源是中国未来二十年的黄金赛道,那从发展前景、增长速度和政策支持来看,新能源充电这个细分赛道,更是刚刚起步的万亿优质蓝海市场。不过,在高度发展的同时,充电行业在供需端都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痛点。
首先,从需求端来看,用户的充电体验还需要大幅提升。新能源车车主在使用充电桩时,普遍抱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找桩难、排队时间长、充电时间长、需要下载多个App等方面。
其次,从供给端来看,一方面,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普遍存在:各区域结构性供给不足;不同充电运营商充电网络间形成信息孤岛;充电设施利用率低、盈利模式单一;运营管理效率低等。
另一方面,对于充电桩制造商来说,缺乏有效连接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的渠道;对于中小运营商来说,缺乏合理的场站选址方案,购电、采购电桩的议价能力,以及运营及服务能力偏弱,导致场站流量低、盈利能力差。
此外,近两年,中国充电市场已经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充电运营商CR5(前5大企业市占率)从2018的87%降到了2022的67%,未来中小型运营商预计占比将会超过60%。
大量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运营商加入市场,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缺乏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经验,行业也未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因此市场需要专门为运营商提供的标准化建设、运营方案。
针对上述诸多行业痛点,第三方充电服务商往往以行业“连接器”角色,整合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链各方,针对行业分散、低效的供给格局进行有效改善。本次受到郑氏家族关注的能链智电正属于这个赛道。
在整个新能源充电行业,能链智电等第三方充电服务商发挥着“超级平台方”的作用,类似于本地生活领域的美团点评、货运物流领域的满帮、旅游服务领域的携程等。
而能链智电的业绩增长,也验证了其优质成长性,和郑志刚的眼光。
财报显示,能链智电2022年收入达到92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预估2023年收入将在5亿元人民币至6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5.4到6.4倍。
新能源行业会否成为下一个20年的房地产仍未可知,但随着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达到40%、50%,用户规模在快速增长,会运营、懂合作、立标准的“造链者”,终将成为横跨充电服务领域的超级玩家。
原文标题 : 香港财团加注新能源,再造过去20年地产奇迹?